信息与电子学部

光电学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博士后» 招聘信息» 信息与电子学部» 光电学院

光电学院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创新团队(翁冬冬教授团队)招聘公告

光电学院光电信息技术与系统创新团队(翁冬冬教授团队)招聘公告

一、团队介绍

  1.团队简介

团队主要致力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光学设计等领域的前沿及应用研究。由翁冬冬研究员领衔,拥有教授6人,副教授1人,博士后等其他研究人员2名,研究生40余人。依托于光学工程一级学科,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拥有高精度动作捕捉系统、高性能图形工作站、6自由度动感平台、多通道投影拼接显示系统、大范围多人互动系统、三维场景快速重建系统等优越的研究条件、充足的研究经费和一流的平台设备。

  2.成员简介

王涌天,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双学科),国家级领军人才,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长期在技术光学和虚拟现实领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光学系统设计和CAD、新型三维显示、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医学图像处理等方面。出版专著1部,教材2部,其中《应用光学》英文版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有关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发表专著1部、译著2部、论文400余篇,编辑国际会议论文集12部;授权国际发明专利4项,国家发明专利85项。兼任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光学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科技部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标准组织(ISO)有关标准制定专家组成员,国际工程光学学会(SPIE)、美国光学学会(OSA)和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Fellow等职。

翁冬冬,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研究方向:虚拟现实与混合现实(VR/MR)。近年来发表SCI/EI论文八十余篇,专著1部,授权专利二十余项;成果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1)、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排2)、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技术一等奖(排3)。作为负责人主持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家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北京市科委项目等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在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主持研制国内首套百级触点大幅面交互式显示系统,成果应用于奥运开闭幕式、世博会等 339 个实际项目中;在国内首创千平米级载具/漫行沉浸系统、面向航天任务的VR心理舒缓系统、轻量级MR飞行模拟系统等设备,协助合作企业新增经济效益过10亿元,成果应用于神舟11号等重大任务;主持研制了“面部光场采集系统”等整套核心设备及算法,成果服务于央视、新华社、字节跳动等;主持完成国内首个高写实京剧数字人“数字梅兰芳大师”项目,成果浏览量达到5000万。持笔完成国内首个VR国家标准,主持研制首批国标检测设备,获批国内首个VR专项国家计量认证(CMA)。

刘越,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系统仿真学会3D教育与装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图形图像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图形图像学会秘书长等。研究方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自然人机交互、以及计算机视觉等。目前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获得2014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3)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

宋维涛,准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兼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SC24专家组成员,中国照明学会视觉与颜色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虚拟现实专委会秘书长等。研究方向:颜色科学、新型显示与人机交互等。主持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项目,在Nature CommunicationsLaser & Photonics ReviewsIEEE TVCGOptics Express等领域内期刊上发表三十余篇,授权发明专利二十余项,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排第四)、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技术奖一等奖(排第七)。主讲《辐射度光度色度学及其测量》、《高等光谱学与色度学》、《现代照明与显示技术》等课程。

徐怡博,准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研究方向:新型计算成像方法领域,包括计算高光谱成像、屏下照相图像复原、单像素成像等。2013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201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莱斯大学,2020-2023年在美国三星研究院担任研究员,2024年加入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Nature CommunicationsOptics Express等领域内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授权美国发明专利多项。

陈冰昆,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香江学者”获得者。主要从事健康照明、新型显示、智能探测等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 SmallOpt. Express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十余项。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担任Materials Research Letters (MRL)期刊青年编委;中国计量测试学会成像与显示计量测试分会委员;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光电材料器件网专家委员会光电材料专家组成员。

合作导师详细介绍见:光电学院官网→师资队伍→教师名录:https://opt.bit.edu.cn/jsdw/jsml/axs1/index.htm

二、招聘信息

  1.招聘方向及人数

招聘方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颜色科学与技术、光学系统设计、计算光学成像

招聘人数:8人(含企业联合培养博士后1-2人)

  2.招聘要求

具有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设计学等的相关背景。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宋维涛

联系电话:13401016665

联系邮箱:swt@b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