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研究院(嘉兴)雷达系统与智能信号处理招聘公告
长三角研究院(嘉兴)雷达系统与智能信号处理招聘公告
一、团队介绍
1.团队简介
雷达系统与智能信号处理团队依托于北京理工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院开展新体制雷达系统、雷达信号处理、雷达成像、深空探测、穿透探测、环境感知等领域的高水平创新研究和高质量人才培养。雷达技术研究院隶属于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多年来,在毛二可院士、龙腾院士的带领下,在航空、航天、导航、制导等诸多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完成了多项全国第一的科研任务,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技术发明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1亿元。为保障国家安全、科技强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2.带头人简介
杨小鹏,教授,博导,国家级高层次人才,长期从事复杂环境阵列雷达目标探测识别研究。中国电子学会会士、IEEE高级会员,IET、IEICE会员。担任专业组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专家,中国电子学会雷达分会副主任、信号处理分会委员、智慧交通与信息工程分会副秘书长,中国雷达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理事,IEEE宇航电子系统学会唯一亚洲理事,IET国际雷达会议2020和2023大会主席,IEEE信号信息数据处理国际会议2019、IET国际雷达会议2013、雷达和信息处理国际论坛等程序委员会主席,IEEE信号处理特刊客座编辑、新一代信息技术副主编,雷达学报、信号处理、现代雷达、机载火控雷达、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等期刊编委。曾担任IEEE雷达系统专委会唯一亚洲委员、IEEE AESS学术奖评委,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理事,北京电子学会雷达专委会副主任等。先后获得中国雷达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科技创新专项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雷达分会优秀委员、现代雷达期刊优秀编委、中国电子领域优秀期刊论文奖、IEEE和IET国际会议以及全国雷达学术年会最佳和优秀论文奖等。
3.成员简介
刘泉华,教授,博导,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主要从事宽带雷达、分布式雷达信号处理;新体制雷达波形设计等方面研究工作。完成和在研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专项等项目30余项。主持研制了S波段、X波段宽带实验雷达系统,在IEEE TGRS、IEEE TAES、IEEE TAP、IET RSN、《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合作出版专著《宽带雷达》,并在Springer出版英文版。获省部级发明特等奖、科技进步三等奖。获2019年度IEEE TGRS年度最佳论文奖,这是中国大陆科研机构和学者1991年以来第一次获得此奖项。所指导的博士论文获2020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优秀博士论文。担任2018年IET国际雷达会议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科学:信息科学》“高分辨雷达”专刊特邀编辑等。
王岩,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长期从事新体制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成像、干涉、极化等理论、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多个星载SAR与机载SAR型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重大专项/重点项目子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中国电子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发表SCI期刊论文3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担任《信号处理》期刊青年编委、《雷达学报》期刊编委、《IEEE JSTARS》期刊客座编辑,曾获国际航空航天与导航电子会议青年科学家奖、《雷达学报》“雷达未来之星”奖等奖励。
包增娣,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当前的研究兴趣包含天线与阵列、相控阵雷达快速校准、医疗电子等。发表论文多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等领域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7篇,单篇最高被引用180余次。担任多个SCI期刊独立审稿人,教育部博士论文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梁振楠,预聘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分布式雷达智能干扰感知、精细协同对抗等方面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预研课题子课题等科研项目。以第一/通信作者发表SCI期刊论文10篇,其中单篇引用次数超过5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7项,受理发明专利15项。
张广滨,博士后,清华大学本博,研究方向为分布式阵列信号处理、压缩感知方向研究。
何江恒,长三角研究院(嘉兴)学术人才,至今发表学术论文14篇,作为主要成员参与项目6项。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微弱信号探测、射电天文信号处理等。
二、招聘信息
1.招聘方向及人数
星载/机载SAR成像1人;阵列信号处理1人;图像监测与识别1人;深空探测、雷达天文1人;雷达系统1人;雷达信号处理1人。
2.招聘要求
符合国家和学校招聘要求,学科背景与研究方向相关,熟练掌握相关方向的理论与算法,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具体可面谈。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邓楚
联系电话:15901122622
联系邮箱:dengchu@b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