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交叉科学院极端环境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招聘公告
前沿交叉科学院极端环境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招聘公告
一、团队介绍
1.团队简介
极端环境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中心依托等国家“双一流”学科、ESI前1‰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黄佳琦教授的带领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实现“双碳”为目标,聚焦新能源储能技术高质量发展,围绕高安全与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体系开展创新研究,旨在通过固态电池关键电解质材料开发、固态电解质膜结构设计、电解质溶剂化学调控、以及电催化转化等研究,解决高比能电池能源界面形成、演变、多尺度离子输运等科学难题,突破高比能金属锂电池电化学反应机制与界面长效稳定原理,实现高比能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锂硫电池等新型高效储能器件关键材料与技术开发,并通过电池热安全失效机制探索与主动防护策略开发,实现高比能、高安全的固态金属锂电池器件与装备,促进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因科研项目需要,团队依托北京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面向海内外高校公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欢迎有兴趣、符合条件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申报。
2.带头人简介
黄佳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领军人才。长期从事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的固态电池、锂硫电池及金属锂电池等新体系电池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尤其是在关键能源材料、界面电化学转化机制以及电池器件等方面积累的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基础。目前已在Nat Energy, Joule,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Chem, Matter, Adv Funct Mater, Sci Bull等期刊发表研究工作200余篇,总他引4万余次,其中85篇为ESI高被引论文,H因子>110。获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2022),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0)等。连续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2018-2020 材料学科,2021-2023年化学、材料双学科),获中国颗粒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22,第一完成人),EnSM青年科学家奖(2022),EcoMat 青年研究奖(2023),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2018),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2016)等荣誉奖励。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团队聚焦高比能与高安全的新型二次电池体系开展基础与应用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固态电池、金属锂电池、锂硫电池等领域。具体研究方向如下:
(1)固态电池关键固态电解质材料创新开发。
(2)固态电池多尺度界面反应机制。
(3)电池热安全失效机制。
(4)金属锂电池电极/电解液界面化学。
(5)锂硫电池硫电化学反应原理。
二、招聘信息
1.招聘方向及人数
1.本次招聘主要面向固态电池、电池安全失效、金属锂电池与锂硫电池等相关研究方向。
2.招聘人数:4人。
2.招聘要求
1.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博士毕业生,且一般毕业不超过3年,或者近期内能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2.年龄不超过35周岁,特立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0周岁,拟申请“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者应符合相关国家相关要求;
3.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储能科学与技术等学科背景;或具有电池安全失效分析、高分子材料合成、先进表征技术等电池相关研究经历;
4.具有良好的学术背景,专业基础扎实,有上进心,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能力,在相关领域已取得代表性成果;
5.符合国家、学校博士后招收的其他要求。
三、联系方式
联系人:袁洪/黄佳琦
联系电话:18810329953
联系邮箱:jqhuang@bit.edu.cn或yuanhong@bit.edu.cn